近年来,耿马自治县泽安新村紧紧围绕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目标和习近平总书记“三边三好”嘱托,积极探索以“小”促“大”模式,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基层治理、绿美乡村行动等工作有机融合,有效激活民族团结“一池春水”。
以“小公约”促进“大团结”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,制定并组织群众签订《民族团结公约》,激励引导辖区内各族群众做边疆民族团结的维护者、践行者和推动者,促使8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、互生共荣。同时,组建1支少数民族文艺队,通过充分发挥“讲习亭”、民族团结广场等宣传阵地作用,向群众宣传国家民族政策、惠民政策等,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“三个离不开”思想,不断增强“五个认同”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泽安新村盛开。2021年,泽安新村被评为“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”。
以“小网格”撬动“大治理”。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“两网融合”,按照“1名网格长+N名网格员”的要求,优化设置五级网格17个,选优配强网格长(员)25名,强化“十二包保”责任落实,利用“一张网”布局,抓实网格内“人、地、房、事、物、组织”管理,实现“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解决”。今年以来,4户党员中心户参与化解矛盾纠纷6个、协调解决群众困难30余个。
以“小守则”促进“大规范”。积极倡导德治,不断深化自治实践,制定村规民约“红十条”明确具体要求和惩罚款项,有效约束和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,构建和谐村寨。推行依法治理,将“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”融入基层治理体系,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,全面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德治、自治、法治“三治融合”的乡村治理体系。今年以来,全村共开展普法宣讲3场次900余人次。
以“小队伍”推动“大文明”。成立了泽安党支部,以“三推一选”方式从老党员、村民小组长、妇女委员会、致富能人中选优组建乡村振兴理事会,理事长带头抓好6个村民小组村规民约的执行。同时,组建双语宣讲小分队、广场舞舞蹈队等群众自治组织,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的基础上,积极引导村民“移风易俗”,推动乡村全域文明。
以“小协商”引领“大发展”。坚持“有事好商量,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”,围绕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基层治理等内容,常态化开展院坝协商,各族群众聚在一起,为美丽乡村出谋划策、为乡村发展凝聚村民智慧。今年以来,全村共开展院坝协商12次,解决群众困难问题20余个,有效凝聚共识、化解矛盾、增进团结、促进发展。
以“小绿美”扮靓“大宜居”。公共卫生路长管,将六排村庄路网划定为6个卫生责任区,由村“两委”3名干部和6名排长兼任“路长”,负责日常监督,保证责任区道路畅通、整洁。家庭环境户长护,每户评选出1名户长,在负责搞好家庭环境卫生“四净两规范”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房前的空地建设“小菜园、小花园、小鱼塘”,让“推窗见绿、出门看花、伸手摘果、弯腰摘菜、用网捞鱼”的愿景变为现实。项目建设村长统,由自然村长统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、绿美乡村等项目建设,“小而美、小而特、小而精、小而宜居”的美丽村庄建成。2022年,泽安新村被评为云南省绿美乡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