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

新闻快讯
耿马大水井自然村:人居环境“小整治”开启美丽“蝶变”之路
发布日期:2023-11-21 16:01
作者: 陈会平
信息来源:
浏览次数:123
字体:【

走进耿马自治县大水井自然村,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村庄,布局合理的设施,干净整洁的道路,房前屋后的小花园、小菜园、小果园,与农户房屋墙面上色彩斑斓的3D立体大型主题壁画映衬成一幅镌刻着乡愁记忆的美丽画卷。

近年来,大水井自然村抢抓现代化边境幸福建设机遇,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,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“两个作用”,以绿美乡村建设为着力点,从小处着手,开展人居环境“小整治”,扮靓乡村“新颜值”,开启美丽“蝶变”之路。

“小彩绘”画上农房,绘出扮靓乡村“高颜值”。大水井自然村在持续发展农业产业、激发群众致富动力的同时,注重文化宣传,将扮靓墙体文化作为美化乡村的点睛之笔,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,以“乡愁”建设为主题,在全村144户农户房屋墙面上绘制以自然生态、风土人情、乡村特色等为素材的3D立体大型主题壁画,各具风格的彩绘图案与周围整洁的巷道巧妙融合,相映成趣,成为了扮靓乡村颜值的一道靓丽风景线,实现“颜值”“内涵”双提升,给乡村营造良好的文明新风氛围,更增添了“幸福美好家园”的气息。

“小网格”强化管理,实现扮靓乡村“大治理”。聚焦“人美、村美、环境美”的目标,依托20个五级网格,全面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制,以党建引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、党员嵌在网格中,充分发挥网格精细化治理的优势,积极推动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,聚焦房前屋后“乱堆乱放”、背街小巷“卫生死角”、路域环境“杂乱脏差”等整治重点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,通过“做给群众看、领着群众干、教着群众干”的方式,带动群众共同整治人居环境,实现“要我干”向“我要干”的转变,村庄“颜值”大幅提升。

“小积分”激发活力,养成扮靓乡村“好规矩”。实行积分制管理,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从集体经济收益资金拿出10%资金,建立赚兑积分奖励制度,每月对党员群众人居环境维护情况进行评定,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评议。结果进行公示公开后,对考评为90分以上,按照考评得分以“1分兑1元物资”的方式,到指定的“电商平台”超市兑换物品,通过积分制管理激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,形成“环境整治—积分积累—兑换实物—环境优化”的循环正向激励文明生态链,开创了“环境整治人人参与、宜居家园人人受益”的新局面。

“小绿美”促进提升,全力扮靓乡村“新颜值”。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绿美乡村建设相结合,支部党员带头在自家房前屋后、庭院内建设“小菜园”“小花园”“小果园”,拆墙透绿、培植绿篱,通过“支部牵头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方式,全面推进“村庄清洁行动”“厕所革命”“绿美乡村”建设,“小而美、小而干净、小而宜居”的美丽宜居村庄建成,带动广大农户庭院逐步呈现出“出门看花、伸手摘果、弯腰摘菜、出村带货”的生态宜居形象,大水井自然村实现了美丽“蝶变”,成为边境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