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,锚定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一体推进“三大经济”。一年来我们创新发展、真抓实干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,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2024年耿马自治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.65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66.27亿元,同比增长2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33.27亿元,同比增长4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62.65亿元,同比增长5.1%。三次产业比为40.75:20.73:38.52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432元,同比增长5.3%,民营经济增加值116.3亿元,同比增长4.6%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.5%。
二、农业
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.45亿元,同比增长3%。其中农业(种植业)产值72.77亿元,增长3.7%;林业产值9.34亿元,增长6.5%;畜牧业产值9.04亿元,下降6%;渔业产值2.11亿元,增长6.5%;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3.18亿元,增长5%。
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.11万亩,同比增长0.2%,粮食产量12.51万吨,同比增长1.1%,其中:夏粮产量1.23万吨,同比增长0.3%,秋粮产量11.28万吨,同比增长1.15%。
主要农产品产量中,甘蔗产量227.52万吨,同比下降1.2%,橡胶产量4.12万吨,同比增长0.4%,蔬菜产量52.64万吨,同比增长3%,核桃产量1.76万吨,同比增长5.3%,茶叶产量1.49万吨,同比增长0.3%,烤烟产量0.29万吨,同比增长5.4%,油菜籽产量1874.16吨,同比增长26.5%。
全年猪肉产量2.08万吨,同比下降6.3%;牛肉产量2600吨,同比增长10.8%;羊肉产量591吨,同比下降7.1%;禽肉产量3984吨,同比下降9.9%;禽蛋产量1235吨,同比下降2.1%。年末生猪存栏14.7万头,同比下降7.7%,出栏22.28万头,同比下降5.9%;牛存栏6.45万头,同比下降12.3%,出栏2.29万头,同比下降1.4%;羊存栏5.39万头,同比下降9.4%,出栏3.7万头,同比下降10.8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4.1亿元,同比增长3%。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9%,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13.4%;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2.7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00%;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.9%。分门类看,采矿业同比下降17.9%,制造业同比增长1.1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3.1%。
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:成品糖38.97万吨,同比增长23.58%;发酵酒精9700万升,同比增长13.74%;纸制品3317.28吨,同比增长50%;魔芋粉1164.98吨,同比增长260%;有机肥11.2万吨,同比增长60%;鲜肉2491.65吨,同比增长93.8%;水泥51.56万吨,同比下降30.5;硅酸盐水泥熟料40.42万吨,同比下降27.8%;石斛187.19吨,同比下降3.4%;颗粒胶6万吨,同比下降38.5%;纸浆7308.95吨,同比下降42%;纸制品5.67万吨,同比下降6.8%;冷冻蔬菜2306.56吨,同比下降32.8%;商品混凝土20.51万立方米,同比下降31%;饲料3461吨,同比下降97.1%;中药饮片285.48吨,同比下降56.5%;精制糖2350.91吨,同比下降29.9%;活性炭1.1万吨,同比下降38.3%;砂石167.39万吨,同比下降2.5%;精制茶2312.63吨,同比下降28.6%;胶合板3614.91立方米,同比下降73.3%;杂粮1384.28吨,同比下降96.9%;大米2259.36吨,同比下降21.5%;混泥土砌块、板材4.52万立方米,同比下降26.6%。
全县有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8户,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.71亿元,同比增长8.5%;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.4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3.33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7%,施工项目个数293个,同比增长30.2%。在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中:5千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下降13.27%;5千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51.65%;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8.4%。全县工业投资完成20.45亿元,同比下降29.4%。
五、国内贸易
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.6亿元,同比增长2.8%,其中:实现限上5.07亿元,同比增长7.5%,实现限下44.53亿元,同比增长2.7%。完成批发业销售额21.48亿元,同比增长7%;零售业销售额63.44亿元,同比增长18%;住宿业营业额2.09亿元,同比增长12.5%;餐饮业营业额9.32亿元,同比增长10.6%。
六、对外贸易、招商引资和旅游业
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.37亿元,上年同期3.56亿元,同比下降5.58%,其中进口1.48亿元,上年同期2.05亿元,同比下降27.94%;出口1.89亿元,上年同期1.51亿元,同比增长24.76%。
完成纳统项目102个,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22.86亿元,其中,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21.42亿元,工业招商到位资金11.97亿元。
全县共接待游客574.49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69%;实现旅游总花费53.72亿元,同比增长15.57%。
七、交通和邮电
全县通公路里程5153公里,同比增长0.46%。
2024年完成公路客运量99.28万人,同比增长1.3%,旅客周转量9145.33万人公里,同比增长1.27%;货运量869.13万吨,同比增长20.25%,货物周转量为69661.47万吨公里,同比增长20.29%。
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628.82万元,同比增长11.18%。
有固定电话1.02万部,移动电话用户38.28万户,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.53万户,移动联网用户32.71万户。
八、财政、金融和保险业
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.82亿元,同比增长19.4%,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.14亿元,同比增长3.1%。
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0.01亿元,同比增长0.6%。其中:住户存款余额89.11亿元,同比增长6.27%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8.81亿元,同比增长10.5%。其中:短期贷款15.02亿元,同比增长1.1%;中长期贷款29.57亿元,同比增长24.31%。
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.07亿元(错月),同比下降0.96%。
九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和科学技术
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4所,其中:特殊教育学校1所;中职教育学校2所,其中:教师进修学校1所、职业高中1所;完全中学2所;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;初级中学10所;小学89所;教学点29个;幼儿园108所,(其中公办幼儿园89所、私立幼儿园19所)。全县共有在校学生50515人,全县共有教职工3795人(包含663个不在编的工勤人员),其中民办幼儿园103人。专任教师3053人,其中民办幼儿园203人。
综合档案馆1个,民族博物馆1个,图书馆1个,农村电影放映960场次,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.82%(以村民小组为单位)。
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5所,卫生技术人员2205人,执业(助理)医师641人,注册护士961人,诊所卫生技术人员144人,乡村医生165人。全县有病床总数1453张,每万人拥有病床数52张、每万人拥有卫生专技人员数79人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13.82万平方米,其中:业务用房面积11.69万平方米。
全民健身中心1个,足球场33块,篮球场528块,排球场6块,乒乓球场37块,羽毛球场10块,网球场3块;射击场1块,地掷球场6块,门球场12块,轮滑场1块,小运动场(田径场地)18块。
完成商标申报1655件,专利申报707件,有效发明专利7件。
十、资源、环境与安全生产
全年总供水量10894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5.38%。
全县共有水库37座,其中中型水库5座(含2座在建),小(一)型11座(含2座在建),小(二)型21座。年末监测的水库蓄水总量4505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0.16%。
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2.16万亩,同比增长2.4%。
全年空气质量监测有效天数357天,“优良”天数322天,其中,“优”天数202天、“良”天数120天、“轻度污染”33天、“中度污染”2天,重度污染0天,严重污染0天,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.2%。
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、死亡8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起、1人,分别上升16.7%、14.3%,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从行业看:道路运输行业发生事故4起,死亡5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起、2人,农林牧渔行业发生事故1起,死亡1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00%,文体娱乐行业发生事故1起,死亡1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00%,电力行业发生事故1起,死亡1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00%。工矿商贸、建筑施工、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未接报生产安全事故。
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、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
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29.89万人其中:男15.24万人,女14.65万人;城镇人口8.29万人,农村人口21.6万人;少数民族人口16.72万人,占总人口的55.94%。
常住人口27.79万人,其中:男14.44万人,女13.35万人;城镇人口10.63万人;农村人口17.16万人。城镇化率38.25%;出生率为8.98‰;死亡率为8.62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.36‰。
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9元,同比增长5.4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22元,同比增长7.7%。
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.81万人,比上年减少1937人。2024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5.99万人,同比增加11人。
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23人,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05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46人;开发公益性岗位1442个,其中: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1232个,城镇公益性岗位200个。
注释:
1.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,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不做机械调整。
2.公报图表中2021—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后修订数。
3.生产总值、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4.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。
5.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。
6.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;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。
7.公报中财政、对外经济、交通运输、邮政、电信、金融、保险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、水利、应急管理、社会保障、广播电视、档案、气象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。